打厘印是什麼?

在香港,無論是租賃住宅自住,抑或將物業出租,「打厘印」是一項常見但容易被忽略的法律程序。許多租客與業主或許誤以為這僅是形式上的步驟,實際上,這與租約的法律效力及雙方的權益保障密切相關。本文將從厘印的定義出發,解析租賃情況下何時須要打厘印、相關費用計算方式,並說明不打厘印可能帶來的風險,協助讀者全面掌握租賃過程中的重要程序。

什麼是打厘印?為何租約亦須打厘印?

所謂「打厘印」,即向香港稅務局繳納印花稅,並為租約文件加蓋印章,以確認其法律效力。根據《印花稅條例》(Stamp Duty Ordinance),任何涉及財產權益轉移或租賃的書面文件,均需在指定期限內繳付相應稅款。

「打厘印」不僅是繳納稅項的行為,更包括整個申報及核證程序。經蓋章的租約可在法律上獲得承認,在租賃雙方出現爭議時,方能在法庭作為有效證據使用。倘若租客與業主僅簽署租約而未完成打厘印手續,該文件雖具基本契約效力,但於法律訴訟上或不被接納,將削弱當事人捍衛自身權益的能力。

什麼情況下需要為租約打厘印?

在香港,凡有書面租約訂立,不論住宅、商業或工業物業,皆須依法打厘印。無論單位面積大小、租金高低或租期長短,只要文件屬具法律約束力的租賃協議,便須辦理打厘印。

即使租期僅為一個月、或屬臨時性質,只要涉及書面協議,均建議完成相關手續。至於以口頭方式達成的租賃協議,則不屬印花稅範圍,惟由於缺乏法律文件作證,日後如出現糾紛,當事人將較難主張權利。

因此,為保障雙方利益,任何形式的租賃協議,均應盡早處理打厘印事宜。

打厘印費用如何計算?最新標準一覽

租約印花稅的費用,主要根據租期長度及年租金總額決定。稅務局一般將租約劃分為三類:不超過一年、超過一年但不超過三年,以及超過三年,分別對應不同稅率。以下表格展示相關費用計算方式:

租期類別稅率(按年租計算)假設年租金為 $240,000應付印花稅(港幣)
不超過一年0.25%$240,000 × 0.25%$600
超過一年但不超過三年0.5%$240,000 × 0.5%$1,200
超過三年1%$240,000 × 1%$2,400

如租約為按月計算,則會以月租乘以12推算年租金作基礎。至於印花稅的支付安排,慣常由業主與租客各自承擔一半,惟具體分配可由雙方協議,並宜於合約中載明,以免爭議。

打厘印的辦理流程為何?簡明三步走

完成打厘印手續其實不繁瑣,整體流程可概括為三個步驟:

第一步,雙方先擬定正式租約,內容須包括租金金額、租期、起始日期、物業地址及當事人資料,並由業主與租客簽署確認。

第二步,將該份已簽署之租約,連同印花稅費用一併遞交至稅務局處理。可選擇親身前往印花辦事處,亦可利用政府提供之「e-Stamp」網上平台辦理,節省時間與交通成本。

第三步,於完成繳費後,稅務局將為該租約蓋章。雙方應各自保留一份加蓋印章之副本,以備未來用途,例如追討按金、處理退租爭議或作為訴訟證據。

打厘印對租客與業主有何實際影響?

打厘印對租賃雙方而言,實際影響深遠。從租客角度而言,經蓋章確認之租約可有效保障其租住權益。例如,若業主未經允許提前收回物業、拒絕退還按金或擅自加租,租客便可憑租約向法庭提出申訴。若租約未有打厘印,即使內容清楚詳盡,法院亦可能拒絕接納該文件作為正式證據。

對業主而言,打厘印租約亦有利於追討租金、提出驅逐行動或收回物業。於法律層面而言,具印花稅蓋章的文件,較具證明力與可信度,能提高處理租務糾紛的效率與勝算。

綜上,無論對租客抑或業主而言,及早完成打厘印手續均屬明智之舉,有助建立良好及可持續的租賃關係。

打厘印不應視為繁文縟節,而是一份租約獲得法律承認的必要步驟。透過正規辦理厘印手續,雙方權益方能獲得保障,亦有助於在日後出現爭議時迅速尋求法律協助。無論是租客還是業主,均應重視此一程序,主動查詢與辦理,以確保租賃關係之穩定與透明。

如果認為在外尋找租盤相當棘手,不妨嘗試聯絡享寓團隊,享寓團隊提供一站式服務,讓你可以「提包即住」,不用苦惱租屋陷阱,享寓團隊為你用心服務,解決一切租屋面對的煩惱,只需要安心入住便可以!立即聯絡享寓團隊了解更多!

Scroll to Top